9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饶子和院士做客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七期俊棠论坛暨华理第41期“通海讲堂”,作了题为“非洲猪瘟病毒结构与组装机制研究”的报告。我校副校长王慧锋教授出席报告会并为饶子和院士颁发了俊棠论坛纪念章。生工学院副院长、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立新教授,生工学院副院长王启要教授,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琴教授,全舒教授、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王玮副教授与近200名师生聆听了报告,讲座由张立新主持。
在介绍了最外层的蛋白结构后,饶子和院士继续展开叙述内层结构和装配机制。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颜色、组合和结构,在饶子和院士如数家珍般的讲述中一一呈现。饶子和院士不但拿出了猪瘟病毒的模型为大家作演示,还播放了一段病毒组装外壳的3D动画,让师生们直观地看到了病毒组装的过程,更让听众们感受了蛋白质生命机器组装的时空复杂性和科学之美。 报告接近尾声,饶子和院士还分享了他今年年初的工作历程。从去年年三十开始,饶子和院士及其团队就“驻扎”在了在上海科技大学。在生命科学电镜平台,他们投入了5个月的时间和精力,分析了100TB的数据,终于得到了理想分辨率的病毒结构,该成果已被顶级生物期刊Science接收。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饶子和院士一一解答。例如,针对“相关疫苗研究进展”的问题,饶子和院士指出了可能作为未来疫苗开发的某些位点;针对“怎么观察到被包裹的内壳结构”的问题,他回答,从外壳进入内壳的研究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针对内壳分辨率不足的问题,或许会采用“剥壳”的方法深入探究;针对“科学研究中有无灵光一闪”的问题,饶子和院士回答“结构生物研究没有想象,所有的数据和论点都源自脚踏实地的探索”。
饶子和院士表示,自己的团队一直致力新发、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提起自己的科研团队,他无比自豪地介绍了这些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年轻人,鼓励在座的同学们珍惜校园时光,勤奋学习,打好基础,提升能力。
据了解, “俊棠论坛”是以国重室奠基人俞俊棠先生名字命名的学术论坛,“俊棠论坛”奖章只授予被邀请的各国院士或诺奖得主等行业发展引领者,通过学术报告或座谈会等形式分享他们各自在生物医药研发产业相关的前瞻见解,帮助同学们或青年教师培养远大的学术志趣和浓厚的行业情怀。论坛的设立交流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强了实验室相关学科领域的学者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提升了国际视野,促进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增强学术影响力为造福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联系人:汉伯克
手机1:13733900918
手机2:18803830081
电话1:0375-4907678
电话2:0375-4907678
邮箱:1665131678@qq.com
地址: 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谢庄村